發燒怎麼辦?藥師報你知

By 2017-11-14保健類

文章撰寫/張籃方藥師

發燒時的病徵

發燒是一種身體溫度上升超過一般正常體溫的生理現象,一般正常體溫為36-37°C,38°C 以上稱為發燒。(通常以量測耳溫或口溫為例)
發燒主要是身體發生感染所造成,例如:呼吸道感染、腦膜炎、泌尿道感染等,應該適時找出發燒的原因,對症下藥才能退燒。若體溫不穩定則表示疾病尚未痊癒,同時體溫過高可能伴隨著頭痛、疲倦、口渴、皮膚潮紅、寒顫、盜汗、呼吸及心跳增加、血壓上升、尿少等症狀。

發燒分期及症狀

  1. 開始期:
    體溫上升後造成皮膚血管的收縮,感覺變冷、蒼白。肌肉收縮,產生發抖、寒顫。新陳代謝增加,導致脈搏及呼吸加快引起口渴。
  2. 極熱期:
    此時體溫來到了最高點,皮膚發紅發熱、呼吸心跳加快、頭痛不安、昏睡,在高燒時會出現神智不清、譫妄、幻覺。隨著發燒時間增長,可能造成脫水、皮膚及黏膜乾裂、嘴角潰瘍等情形。
  3. 退熱期:
    體溫開始下降會有出汗、寒顫減緩,這時候應盡速更換乾淨衣物及被單,身體保持舒適乾燥,隨時量體溫及注意體溫變化。

發燒的照護

  1. 舒適的空間:
    將病患移置安靜的環境,可以使用枕頭維持舒服的躺臥姿勢,建議保持空氣流通,並調節室溫在25-27度下,必要時打開窗戶但避免風直吹患者。
  2. 注意衣物的調節:
    若出現寒顫或發抖時要加強保暖衣物,退熱期時應緩慢移除被蓋,並更換流汗後濕掉的衣物。
  3. 補充水分及營養攝取:
    一般發燒患者需補充 2500~3000ml 以上的水分,還有特別注意電解質、高蛋白及維生素的攝取,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,適時補充因發燒身體所流失的熱量。
  4. 輔助降溫方法:
    冰袋的使用在發熱階段感覺較舒適,但僅限於症狀治療,而冰枕的低溫容易刺激頭頸部血管快速收縮,有部分病人會感到更加不適,建議使用效果較溫和的退熱貼。另外使用溫水拭浴法(水溫約在 40.5~43℃) ,以毛巾沾溫水輕輕擦拭身體四肢、腋下等部位,協助身體達到散熱的效果。

退燒藥使用原則

若是持續或是反覆性的發燒狀態,應依醫囑服用退燒藥,切勿擅自服用。若原本發燒情況被掩蓋,反而會影響醫師診斷病情。
請依照醫師指示使用退燒藥物,常見分為口服和塞劑兩種,口服退燒藥:通常每隔四至六小時可使用一次。退燒塞劑:通常是服用口服退燒藥二小時後還是持續發燒的狀態才使用塞劑。而塞劑建議間隔六至八小時可使用一次。